这个人体中“最沉默的器官”,竟居传染病发病率之首!
世界肝炎日
今天(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根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272.7万例,报告死亡2.2万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2021年感染人数122.6万,死亡520人)、肺结核、梅毒、淋病和布鲁氏菌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3%。由此可见,在疫情防控之外,病毒性肝炎的传染病发病率同样须得到重视。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比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因素导致肝脏细胞受到破坏,使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肝炎分为急性与慢性。目前全球正面临影响儿童的新疫情是不明原因急性肝炎感染,世卫组织与受影响国家的科学家和决策者正在努力了解这次感染的原因。而生活中常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虽可持续数十年,但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因此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其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专家提示
嘉会医疗内科医师洪晟镇医生提醒,在所有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对身体的危害更需引起注意:“20-60岁是乙肝和丙肝的高发期,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母婴途径传播。人感染乙肝丙肝病毒后,首先的危害就是造成肝脏损害,引起肝炎,进而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脾功能亢进、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腹水、腹腔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出现了这些并发症以后,不仅治疗起来困难、治疗费用高,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生命。”
嘉会医疗外科李易津医生提到,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在肝癌患者中,有超过50%的病例源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大约20%是源于慢性丙型肝炎感染。但由于肝脏本身没有痛感神经,所以当它出现问题后,很难及时发现,等到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因此常被称为“最沉默的器官”。
“肝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的症状,肝癌进展期部分患者可能有上腹部疼痛、上腹部可触及的肿块、食欲差或体重下降,这些症状通常提示肝癌中晚期。”李易津医生分享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人群,除了肝病相关的症状外,若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如腹水、脑病、黄疸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警惕肝癌发生的可能。若出现前述症状,可至专科门诊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
值得庆幸的是,90%的肝癌患者可通过影像学得到诊断。所以,李医生建议乙型及丙型肝炎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包括肝功能、肝炎病毒相关抗原抗体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肝脏超声显像检查,必要时进一步行CT、MRI、PETCT等检查。
如罹患肝癌,一般可以通过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肝切除术及肝移植术。而消融治疗是在指肝脏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的治疗方式。经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是肝癌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记者:吴会雄
编辑:罗佳宁
校对:王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